一、理论学习内容
1、集体学习
①习近平向全国广大农民和工作在“三农”战线上的同志们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问候;
②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第五卷》具体内容:五、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事业发展。
2、自主学习
《习近平著作选读》《习近平关于城市工作论述摘编》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〈决定〉学习辅导百问》等有关内容。
二、历史上的今天
1、制度奠基:人民当家作主的历史起点
1954年9月23日,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怀仁堂迎来重要时刻。周恩来总理在《政府工作报告》中首次明确提出"四个现代化"目标——建设强大的现代化工业、现代化农业、现代化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国防。这次会议通过的新中国第一部宪法,以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,为"人民当家作主" 写下了最鲜明的注脚。
毛泽东同志在大会开幕词中发出的号召至今回响:"准备在几个五年计划之内,将我们现在这样一个经济上文化上落后的国家,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文化程度的伟大的国家。"这场持续14天的会议,选举产生了国家领导机构,奠定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石,彰显了中国共产党"立党为公、执政为民"的初心本色。
2、团结御侮:统一战线的智慧结晶
时间回溯到1936年9月23日,陕北窑洞内,毛泽东同志与美国记者斯诺的谈话深刻阐释了国共合作的迫切性。他指出:"如果不同国民党合作,我们对日抗战的力量是不够的",明确提出建立国防民主政府的三大任务——抵抗外敌侵略、给予人民民主权利、加速发展国民经济。这段谈话成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理论准备,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审时度势的政治智慧。
四年后的同一天,毛泽东在杨家岭作《时局与边区问题》报告,创造性地将大资产阶级划分为投降派、顽固派和可变派,提出"孤立顽固派但还要团结他们"的策略方针。这种既坚持原则又灵活机动的斗争艺术,正是统一战线这一"法宝"的生动体现,也为新时代处理复杂矛盾提供了历史镜鉴。
3、继往开来: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
历史的接力棒在不同年代传递。1949年9月23日,随着《和平解决宁夏问题之协议》的签订,宁夏全境宣告解放,为新中国成立献上厚礼;1969年9月23日,中国成功进行首次地下核试验,国防实力迈出关键一步;1988年9月23日,新的士兵军衔制度颁布,军队现代化改革持续推进。
进入新时代,2013年9月23日,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参加专题民主生活会时强调:"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、立业、立言、立德的基石,必须在严格的党内生活锻炼中不断增强。"2019年同一天,总书记在参观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成就展时指出:"70年来我国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充分说明,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。"这些重要论述,既是对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,更是对未来征程的战略指引。